活動資訊
與「貓室」創作人會面——癲噹沒有法寶 但有你有我的本土故事
6月7日
「貓室」的動漫作品很有在地的生活質感,背景總是灰灰的城市,故事卻滿載幽默感,將種種難題轉化為生活的正能量。比起現今太多3D,4D的視覺奇觀,「貓室」地道和富有情味的故事更能觸動人心。「癲噹」的八寶袋裡究竟藏著什麼魔法?動畫創作之路有什麼成功的秘訣?
5月30日,我們邀請到「貓室」創作人之一,並剛獲2010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(電影)的陳宇峰(John),跟5位對動漫創作有濃厚興趣的藝術大使分享他的創作心得。入行十年,癲噹由一隻養在John家裡的小貓,變成連載漫畫的主角、不同品牌爭相邀請的代言「貓」。動漫創作的背後,John其實最喜歡講故事:「癲噹是在金融海嘯期間,一隻變得瘋癲了的普通家貓,當時我們都在面對艱難的生活,沒有錢,又沒有「叮噹」的法寶,但也可以動動腦筋解決問題呀!很想讓別人知道,生活可以有幽默感。」藝術的奇妙在其轉化,寄予我們實現每個夢想的盼望。
藝術大使們最感興趣的是:「如何入行呢?」John靦腆地笑:「我們是參加比賽,得獎以後漸漸為人熟悉」。看似不難,但真的這麼容易嗎?當然不是。「創作的道路真是很不容易,要好努力、有無比的耐性、長久的決心和堅持。還要不斷檢討自己,看看觀眾對作品的反應和理解,再而調整。」勤力之餘,生活觀察與資料搜集是創作人的日常功課,正如其中一齣曾於日本TBS電視台獲得最高榮譽大獎的《隱蔽老人》:「當時發生了老人打劫的社會新聞,引發起創作念頭,然後要做很多資料搜集的功夫,並決定以動畫的形式拍成《鏗鏘集》,再而組成完整的作品。」
「創作的靈感從來不是一天而成,留意時事,生活觀察,記下一些可能組成故事的細節,日後可能有用。」
非常感謝John的分享,期望藝術大使們有所獲益,堅定創作信念,在「貓室」的港式味道和節奏中,啟發出屬於自己的藝術路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