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資訊
「敢創.藝術營」中學組-戲劇工作坊
2月22日
- 「你見唔見到『我』?」
- 這是一個向內探索的旅程。從一件物品出發,發掘自己的經驗,創作關於「你」的故事。
- 《空間.我們》-戲劇研習工作坊,以青少年的角度觀察與發掘社區的問題,嘗試代入不同的人物,表達對於社區的期望與生活尊重, 尋求當中的生活哲學。
*參加大使將隨機安排到其中一個工作坊
導師介紹 |
|
陳秄沁 Ceci Chan
於2003及2012先後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(工商管理學士,主修人力資源管理)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(藝術學士,主修表演)。於演藝學院就讀期間,曾獲2011-2012年度優異演員獎、三度獲得優秀學生獎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金(2009-2012 )、戲劇學院長獎學金、演藝友誼社獎學金、人文學科獎學金等。
陳氏憑前進進戲劇工作坊《西邊碼頭》Cecil一角,獲2017年度IATC(HK) 劇評人獎「年度演員獎」及第十屆香港小劇場獎優秀女演員獎;亦憑方外無式《原塑》Evelyn 一角,獲提名第六屆香港小劇場奬最佳女主角。
現正積極排練於二月上演的第49屆香港藝術節演出《鼠疫》。
近期演出包括:Project Roundabout《不日上演-真實的謊言》;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《未忘之書》、《極樂過山車》;再構造劇場《柏林的金魚》、《她和他意識之流》、《發光的害蟲》; 再構造劇場 X Felixism Creation《歷史與她們的愛人-安妮與聶政》;前進進戲劇工作坊《大驅離》、《西邊碼頭》(香港及法國巡演)、《屋根裏》、《建豐二年》、《卡桑德拉-表象終結的世界》、《石頭與金子》、《電子城市director’s cut 》(香港及北京重演)、《醜男子》(香港及澳門重演); 方外無式《剎那》、《顧。盼我。城》、《原塑》;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《哈姆萊特機器》(香港首演及烏鎮戲劇節重演);三角關係《家。寶》(首演及重演)、《交換。生活》;普劇場《童幻森林》、《傻密歐追追朱麗葉》;凝動劇場《少年一心的煩惱》;第42屆香港藝術節新銳舞系列列《鐡馬》等。 陳氏現為方無式創團成員、自由身演員及戲劇導師。 |
|
陳港虹
2015 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藝術學士,主修表演。現為香港兆基 創意書院兼任多媒體表演藝術導師,自由身戲劇工作者,Fiesta Space 艾菲斯劇 團創團成員之一。 |
|
張家瑋
現為自由身演員 / 戲劇導師。2017 - 2019 於愛麗絲劇場實驗室任全職演教員(Actor/Teacher),專攻教育劇場(Theatre in Education) ,工作內容包括: 教育劇場演出、帶領教師培訓工作坊、帶領學戲劇作坊、撰寫戲劇教育文獻、資料搜集及分析兩年間演出了超過二百場。於中小學的教育劇場演出,累積了與極多與不同程度、 年齡、背景學生的教學與表演經驗。曾仼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(戲劇)全職實習。擅長形體表演及創作,有豐富的形體訓練經驗,積極地訓練和發掘形體的哲學。現階段影響最深的是形體訓練是鈴木忠志演員訓練法、舞蹈和中國鼓。熱愛創作,曾發表導演作品,創作作品著重現代社會狀況的反思,強調人文關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