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織者何人衣者誰」跨媒體藝術體驗
戰後香港紡織業高速發展,50 -70年代是香港製造業的黄金時代。南豐紗廠迄立荃灣接近70年,見證時代變遷,以紗線推動香港經濟發展,以紗線連繫社區及巿民。今天看似再平凡不過的編織活動,有誰想到也曾於戰爭中用作了宣傳及支援前線士兵的工具。
藝術家曲淵澈以「編織」為主題,在南豐紗廠內建構一種新舊交替的氛圍,以跨媒體藝術呈現另類的編織故事。從編織反思一種日常作活如被賦予不一樣的功能,如何能顛覆我們的日常生活。
第十五屆校園藝術大使計劃將於8月11日至27日,假南豐紗廠舉行「織者何人衣者誰」跨媒體藝術體驗,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。
「織者何人衣者誰」跨媒體藝術體驗 | ||
日期: | 2023年8月11日至27日 | |
時間: | 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| |
地點: | 南豐紗廠地下(荃灣白田壩街45號) | |
備註: |
8月11日(開幕日場次:只供校園藝術大使參觀) 8月12至27日(歡迎公眾人士參觀) |
|
藝術家簡介:曲淵澈 | ||
![]() |
新媒體藝術家,主要以聲音視覺作為創作媒介,包括聲音視覺現場演出、劇場、電腦動畫與繪畫。
她的視覺作品結合了技術與她的藝術實踐,以再現和轉換城市景觀為一個集成的虛擬體驗,引導觀眾在符控流域(Cyberspace)旅行。作品當中的多重紋理與我們感知的多個感官相連,重新介紹視頻作為一種媒介的潛力。她的作品注重敘事性,跨媒介的敘事手法是藝術家表達觀念的重要方式。尤其是混合出現的圖紙,3D打印物件與計算機遊戲美學的視頻作品,顯示了藝術家運用多種媒介與材料來視覺化她的研究型作品。
她曾參與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的「藝術 ‧ 科技」展覽(2022),其作品亦曾經展出於香港大館(2023), 加德滿都三年展(2022),香港Para Site(2020),空總當代文化試驗場(2019),台北當代藝術館(2019),亞洲協會香港中心(2019),香港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(2018,2016),溫哥華PuSh表演藝術節(2017),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(2017),香港藝術節(2015),中國聲音藝術大展(2013),德國 Friszchelle藝術節,杜塞爾多夫藝術節(2012)與Hans Ulrich Obrist 及 Simon Castets 共同策劃的“89+”計劃(2012)。 |